土壤的污染特点包括什么,土壤污染的特点有地域性吗
说到土壤污染,大家可能会想到一些触目惊心的场景,比如废弃工厂周围的土壤变得灰暗无光,或者农田里因为过度使用化肥农药而导致的土壤板结。但你是否注意到,不同地方的土壤污染情况似乎有所差异?那么,土壤污染的特点是否真的具有地域性呢?
土壤污染的特点有地域性吗
土壤污染的特点有地域性,土壤污染是指具有生理毒性的物质,或过量的植物营养元素进入土壤,而导致土壤性质恶化和植物生理功能失调的现象。污染物质在土壤中并不像是在大气和水体中那样,由于介质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容易扩散和稀释。因此有害物质的浓度容易在土壤中不断积累而超标,同时也使土壤污染具有很强的地域性。
土壤污染是如何产生的
1.过量施用化肥
长期大量使用氮、磷等化学肥料,会破坏土壤结构,造成土壤板结、耕地土壤退化、耕层变浅、耕性变差、保水肥能力下降等。
2.农药
农药进入土壤后,大部分可被土壤吸附,在植物根、茎、叶、果实和种子中积累,通过食物、饲料危害人体和牲畜的健康。
3.重金属元素
重金属污染十分难以消除。一旦土壤受到镉、砷、铬、铅、汞等重金属元素污染,就会进入农作物或粮食中,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。
4.污水灌溉
未经处理或未达到排放标准的工业污水中含有重金属、酚、氰化物等许多有害物质,这些有毒有害的物质带至农田,会造成土壤污染,危害人体健康。
5.酸沉降
大气中的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,在大气中发生反应形成酸雨,通过沉降和降水而降落到地面,引起土壤酸化。
6.固体废物
污泥作为肥料施用,常使土壤受到重金属、无机盐、有机物和病原体的污染。工业固体废物和城市垃圾向土壤直接倾倒,易使重金属向周围土壤扩散。
7.牲畜排泄物和生物残体
禽畜饲养场的厩肥和屠宰场的废物,如果不进行物理和生化处理,其中的寄生虫、病原菌和病毒等就可能引起土壤和水域污染,并通过水和农作物危害人体健康。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采集网络资源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本站删除。